再度加息75BP猜想与衰退疑云

周末看了几个数据,一个是美国国债的总体数量,目前美国国债已经达到30万亿美元,目前美国未偿还国债加权平均利率在1.4%左右,光这部分债券的利息年支付为4200亿美元。如果持续加息,未来新债拍卖利率肯定增加,如果加权利率达到2%,每年美国财政支付利息超过6000亿美元。可以说,当前美国财政负担已经非常沉重,未来美国还会有积极的财政刺激能力么?对此我是存疑的。

紧货币背景下,未来美国财政刺激能力不足,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除非发生新一次的产业革命导致新的经济腾飞,否则美国未来陷入衰退不可避免。

在美国财政压力庞大的情况下,美国还在主张对于乌克兰战场上的支持,理性的看,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事情。欧美对乌克兰的支持如果算经济帐来说,欧美希望沉重的战争代价能拖垮俄罗斯经济,但是目前来看,被拖垮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最大的盟友,欧洲。

上周发生的重点事件有两件,一件是约翰逊迫于党内压力辞去党首职务,后期可能也辞去首相职务;一件是安倍遇刺。表面上看,是东西方割裂的两个事件,但内在联系还是存在的。对于乌克兰战场此前支持力度最强的欧洲国家就是英国,在俄乌冲突之前,约翰逊就麻烦缠身,有下课的压力。后来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乌克兰战场缓解过来政治压力,但现在来看,英国对于乌克兰战场的支持并未给自己加分,反而导致国内能源价格高企,通胀加剧,支持率持续走低,被迫下课。安倍在日本一直被称为保守党的代言人,而目前首相岸田文雄是妥妥的投美派,目前日本一方面长期保持低利率、高宽松意图通过货币贬值提高国内制造业的优势,重振日本经济,一方面积极向美靠拢,希望能够依靠美国获取国际低位的正常化。但长久以来,日本经济得不到起色,安倍重出江湖的呼声较高,也是在此背景下,安倍的遇刺可能隐藏这一些阴谋论的色彩。

约翰逊下课是欧美经济现状的政治缩影。在持续的高通胀的压力下,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从数据上来看欧洲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走低,表明欧洲经济动能不足。此前的宏观分析中我也一直表示,在当前高通胀、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的支持率持续走低,导致执政党被迫将抗击通胀放在挽回民心的首位。因此,欧洲央行马上要开始加息周期。

如开头所说,美国在国债利率上行的时候,即便是经济增长尚不堪利息重负,何况本身财务状况本就更糟糕的欧洲,尤其是以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这些重债国家,市场一直在隐含交易者欧债危机的再次爆发,市场只需要一个抠响多米诺骨牌倒塌的扳机。

也正是在欧洲经济前景低迷的情况下,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且在经济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欧元难有回归强势的基础。从长期来看,市场认为欧洲可能跌至与美元平价的水平。这也正是桥水基金持续押注欧洲股市崩盘的重要原因。

欧元的持续弱势推升美元指数持续走高,而这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大量的资金涌入美国市场,将有利于提振美国经济,减缓经济进入衰退的脚步。尽管美国上周公布的非农就业指数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强劲,但市场仍然认为从长期来讲,将不可避免进入衰退,从国债收益率指数来看,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华尔街最常用的衡量经济进入衰退的市场指标就是国债收益率的长短期利差,一般利差倒挂6-18月,经济出现衰退。

从商品指数上说,非农就业数据的强劲再度提升了市场对于美国通胀的预期,市场认为就业尚强劲,需求可能保持旺盛,以此刺激通胀上行。从联储的最新议息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联储官员目前并不忧虑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而是重点提及的词汇是通胀。由此可表明在通胀未得到明显好转前,市场加息的力度不会消减,尽管市场预计后期联储会放缓加息的步伐,但眼下75BP的加息以及9月加息75BP的概率越来越高。

宏观大紧缩的周期下,市场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只能谨慎再谨慎。

从国内来说,中美之间的关税政策我一直认为会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去发展,这中间的拉锯可能是双方的讨价还价,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关税能达成协议,对于出口的提振不言而喻。

另一件在市场中流传的宏观信息是2023年专项债的提前发行,如果专项债发行前置,能缓解当前的财政负担,能够把前期的一些刺激政策、重点项目落地,对于经济也是有利的。

专项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拓宽政府的财源,但眼下的诸多数据并不友好,如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实体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这些都将限制了地方政府刺激经济的能力。

总体来看,心存乐观,但要看清现实,静待中国经济的提振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

 

 

 

关于我们:

AgRadar Consulting (天津诚瑞有道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在伦敦设有办公室的专业农产品咨询公司,主要业务领域覆盖国际大宗粮食采购、国际国内农产品咨询、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咨询等。

中国粮食进口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需求稳定的长期繁荣市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年进口大豆规模超过9000万吨、油脂超1000万吨、玉米2000-3000万吨、小麦、大麦超2000万吨。AgRadar致力于帮助中国粮食上下游产业链掌握全球粮食市场动态、降低采购成本、对冲市场风险。

AgRadar利用全球化的产区资源,致力于将具有性价比的全球粮食资源进口至中国,满足生产商、贸易商的需求。

 

免责声明:《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坚持独立、审慎原则,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使用者不能依靠本报告取代独立判断。对使用者依据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每周一期,如需要订阅和商务合作可联系微信:Great-Trader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