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adar宏观经济周报:转向OR更高更久?

《AgRadar 宏观经济观察》 1106 转向or更高更久?

核心观点:

  • 更高终点利率,更持久加息周期将继续施压美国股市,我们认为宏观层面,美股短期难言上涨。
  • 长期受悲观预期压抑的A股大幅反弹,受预期落空可能再度下跌,但我们认为下跌空间有限。

转向or更高更久?

在我们第21期和第22期的宏观经济周报中,我们认为在美联储的目标仍然以控制通胀为第一核心时,我们并不认为在通胀得到明显控制信号前,美联储会对货币紧缩政策进行调整。

议息会议的加息结果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75BP,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375基点,这是近四十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我们在上周的宏观经济周报中表示,加息会议之后的声明和发布会将左右市场的方向,果不其然,声明中新增的表述让市场一度理解为美联储会放缓加息的步伐,美股曾一度反弹。

美联储在声明中说:“为了判断未来目标区间的上升步伐,委员会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持续大幅度的加息前置确实需要时间去观察货币政策的效果,但是鲍威尔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强调,美联储坚决致力于降低通货膨胀,强烈承诺将压低美国通胀至2%这一目标。他认为,当前美国商品和服务领域的物价上涨压力仍然突出。

鲍威尔说,美联储将“有目的性地”调整利率至有效的限制性,并称美联储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采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场。鲍威尔称,最快将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但是终端利率可能会高于9月时美联储的预期。

“核心目标不变,加息的周期可能更长,终点利率可能更高。”新闻发布会之后的鹰派发言让市场扭头向下,打开了美股新一轮的下跌通道。

对于宏观驱动来说,我们很难预测联储何时会停止加息,需要更多的紧盯市场的通胀数据。通过加息控制通胀的演变路径是通过抑制总需求来达到新的供需平衡,但是本次通胀的演变逻辑更多的放在了供给端。美大举与中国脱钩的旗帜,中国低廉的有效产能在美国市场受阻;中东以沙特为代表的产油国并不愿意增加产能。

数据显示,10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4%,创8月以来最高增速,高于市场预期的0.3%,前值为0.3%;同比增长4.7%,持平市场预期,前值为5%。

 

时薪增长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服务业,说明工资上涨而造成的更难治理的惰性通胀仍然在上升。

11月4日周五,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6.1万人,虽然仍创下今年一月以来最低纪录,但远高于预期的20万人,前值为26.3万人。

 

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底气还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经济尚可。

通胀难去,加息难停。

本周美国2/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刷新40年来最低位至-58.585个基点。随着倒挂深入,显示出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越来越深。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0月ISM和Markit制造业PMI均接近停滞。其中,ISM制造业PMI降至50.2,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4,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50为荣枯分界线。10月的制造业报告是全球经济走向衰退的又一有力证据。

美国10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4.4,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其中新订单降温,商业活动指数降至五个月低点,出口骤降并陷入萎缩。低迷的非制造业数据与制造业PMI均表明美国整体经济继续降温。

本周另一值得关注的议题是舒尔茨率德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中国。

中国无疑是不希望与欧洲脱钩的,本次访问中,舒尔茨亦明确表示“反对‘脱钩’”,并表示,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

在舒尔茨访问之后,外界也传出法国总统访问中国的意愿。中欧关系可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在近期举办的进博会上,开放仍然是中国的核心议题,领导人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秉持开放原则,让我们对于未来更增添一分信心。

本周A股在各种小作文的刺激下暴涨,我们在此前的宏观周报中明确表示,看多中国权益类市场。

我们的核心判断来自于疫情之后的美国股市路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疫情之后的强经济复苏刺激了美股达到史前的高度。

中国股市被悲观预期压抑已久,怀着对于关键政策的调整的期望,尽管并未迎来实质性的利好驱动,但市场亦展现出巨大的向上动力,足以表明市场已经处在阶段性的底部区域。

声明:《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坚持独立、审慎原则,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使用者不能依靠本报告取代独立判断。对使用者依据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