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加息浪潮,经济衰退拉响全球金融市场警报;
- 强势美元仍将在一段周期内维持,但如若全球市场前景保持稳定,美元已经接近顶部;
- 对于国内经济仍然有信心,但短周期全球资产价格的共振会导致市场弱势。
强势美元与帝国的坠落
本周宏观事件极度密集,市场的走势也跌宕起伏。在当下的市场,于微观处着眼,我们会往往发现很容易落后于市场,极容易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今年的产业从业者往往容易遭受到宏观的降维打击,因此,我们更希望从前瞻性的角度去剖析全球宏观市场的演变。
美联储本周的加息并未超出预期,如期而至的75BP在公布时刻并未引发市场的大规模的恐慌,在新闻发布会时,美股曾一度发生较大幅度的反弹。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如记者所诱使的回答中有所鸽派的发言,但在最后的表述中他对于自己的言论进行了修正:强调继续坚持控制通胀,正在将政策调整到足够限制经济增长的水平,他援引FOMC利率点阵图称,美联储2022年还将加息100-125个基点。
美联储的鹰派动作直接导致了美元的大幅走强。为了捍卫本国货币阻止本国货币走弱,本周出现了大面积的央行调整汇率以对抗强势美元。
英国央行加息50基点,瑞士央行加息75基点,挪威央行加息50基点,东南亚方面,越南加息100基点,印尼和菲律宾分别上调政策利率50基点。日本央行虽然仍然坚持宽松的路径,但是他们自1998年以来首次干预了汇市,支撑日元。
但诸多国家央行的举措并未阻止美元指数的升势,在英国首相宣布减税的政策之后,英镑单日兑美元贬值超过3%,美元指数突破113,单周涨幅超过3%,即便是人民币表现相对强势,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周度也上涨1.93%。
美元走强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在高通胀的威胁之下,为了维持本币信用,美联储开启了紧缩周期,通过大幅度的加息对抗通胀。从政策的角度上来看,美联储在对抗通胀方面是判断失误,滞后于市场,但对于全球央行来说,美国是领先于全球央行。而本身从即期经济表现来看,美国经济尽管实质技术性衰退,但仍优于其他经济体。得益于美元独特的货币低位,其避险功能吸引了大量的自由资本选择持有美元。所以,美元强势是合理的表现。
在上一期的宏观观察中,我们曾表示,无论是从金融市场表现来看,还是从通胀角度来看,持有美元并不会带来很多的收益。从长周期来看,并不存在美元走强的逻辑。
但从风险角度来看,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大背景下,此前美国超发的天量货币产生了大量的避险需求。而对于自由资本来说,美元无疑是当下更好的选择。我们认为美元走强实质上是自由资本对避险需求旺盛所产生的风险溢价。
自今年以来,美国债市和股市都出现了长周期的下跌,资产的抛售同样也刺激了对于美元现金的需求,对于市场来说,美元现金才是当下相对最安全的资产。
美元表现的非常强势,但是,美国无风险资产却在承受持续的抛售压力,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一方面是美联储的加息所导致,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对于美国前景的不确定性,非美国家选择抛售美债;当然,主权国家央行选择抛售美债持有美元以应对国内美元流出也是市场的另一条逻辑主线。
风险是当前市场的主导因素,从当下来看,导致美元走强的恰恰是美国所主导地缘政治导致的欧洲不确定性;大幅加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但从长周期上看,我们认为非美国家经济前景的确定性是对抗强势美元最好的路径。
英镑从来没有走到如此弱势的低位,今天的英镑恰恰表明的是帝国的衰落。曾经的英国在欧洲事务上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内外交困。
在通胀高企,能源价格高涨的大背景下,英国为了平息国内的民意,降低企业和家庭的生活压力,英国政府出台了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措施,包括取消将公司税上调至25%的计划、取消45%的最高税率、大幅削减印花税等等。除此之外,英国首相特拉斯宣布对家庭能源账单的补贴将在未来6个月内花费600亿英镑。
一方面是政府的减税刺激经济,一方面英央行为了对应通胀加息50基点。政府的收入在缩减,而财政的开支在扩大,且央行已经确定英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英镑的走弱恰恰是市场对于英国前景的投票,市场并不信任英国经济能恢复增长,走出衰退。
英国的衰落并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伴随着整个欧洲的弱势。在此前的宏观观察中我们曾多次表明,欧洲在政治上的选择将会把欧洲的经济带入无底的深渊。
欧盟议会似乎已经忘记了欧盟之所以结合的初衷。欧盟的成立正是为了增强欧洲大陆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团结以制衡东方的俄罗斯,同时摆脱美国对于欧洲的影响力。
结果来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局。在政治上,欧盟并没有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而当下的局面对于欧洲来说除了在政治上做出决断以妥协达成新的安定之外,无解。
美国衰退的阴影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中表明为了对抗通胀不惜牺牲经济,哪怕进入衰退也在所不惜。
美国通胀的核心一方面在于货币的泛滥,超发的货币不仅成为了美国的麻烦,而且成为了世界的麻烦,流动性泛滥让美国通胀高居不下;一方面在于长周期的由实入虚导致的国内总供给和总产能的不足,在疫情叠加的供应链崩坏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供应更显紧张。
疫情之后的需求增长大脉冲直接导致了矛盾的暴力激化,美国物价飞涨。美联储曾有认定,认为通胀是暂时的,如果从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误判,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确实已经恢复,供需已经形成了新的平衡。
但除了物价上涨之外,美国本土更重要的是人力成本的暴涨,带来的服务领域整体的通胀,所以即便是近期美国大宗商品价格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美国的通胀仍然显示出较强的韧性,通胀螺旋已经形成,并不会很容易消退。
对于美国来说,除却货币政策之外,抑制通胀最好的政策无疑是对中国制造的全面开放,中国廉价的商品能够满足美国的需求。但是,从政治上看,对中国制造开放国门会让之前美国所主导的让制造业回流的努力毁于一旦,而且,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
尽管美国现在尚不认为自身经济衰退,但是在回望美国经济1930年代的大萧条中,我们发现美国当下的情景和当时有诸多相似之处。
因为地缘冲突的影响,导致能源价格高企,全球的总产出是在快速下降的,尤其是以欧洲地区为甚。
而伴随而来的是,全球货币流通速度的快速下降,我们未有确切的数据,但从疫情以来,国际航班,国际旅游,国际商务活动,人的生活习惯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这些都会体现在货币流通速度上面。
弗里德曼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股市暴跌是那些促使经济活动陷入萧条的根本力量的表现,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股市的暴跌也必然加深了经济的萧条。在当前的金融市场,除了美元一枝独秀之外,几乎所有的股市都在下跌。在此前的宏观经济观察中,我们曾表明,一旦经济失去了增长的前景,所有的资产价格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当前美联储抑制通胀路径的核心是希望抑制总需求来实现核心通胀2%的目标,但如果总需求下滑,总产出下滑,经济衰退似乎已经无可逆转。
当然,193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大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美国银行业的倒闭,在当下主权信用发生倒闭的风险较小,但是并不是不存在,如果本次衰退引发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我们似乎能看到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
人民币与中国经济
与众多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有所不同,我们仍然认为中国经济处在上行的趋势之中,且该趋势并不会因为疫情的因素会逆转,疫情只会是中国经济上升浪潮中的一个小的困难。
在过去的宏观周报中,我们一直表明,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的风险总体可控。出口需求上,我们认为长周期所积累的中国制造能力的竞争力不会瞬间被替代,因此,我们并不认同通过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的政策路径;从房地产的角度,我们的事前政策已经拆除了房地产资产泡沫破灭的隐患;而从中国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中国经济的核心来说,仍然是中国消费的崛起。在八月的社会零售增长中,我们已经发现消费有恢复的迹象。尽管有机构认为,社会零售的增长得益于汽车购置税退税的刺激,且认为国内居民加速去杠杆,急于偿还房贷,储蓄意愿正在上升。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储蓄率的提高为未来的消费增长提供了潜在的支撑。
居民消费意愿较弱的核心原因仍然是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不足,很大的因素则在于疫情的扰动。但疫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困难,我们仍然可以预期的是,国内疫情政策的调整将会对于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而伴随而来的则是服务业的提升,就业和居民收入均将有望重新进入增加的通道,新一轮的消费将会兴起。
而对于人民币走弱方面,从长期来看,我们并不过分担心。从长期来看,中国仍然是当前世界中最为稳定的经济体,稳定则成为人民币币值的压舱石。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则在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当然,除了自身经济的稳定增长之外,在东方证券邵宇、陈达飞博士的文章《美元:霸权的负担》中认为,中国突围的关键在于提高向全球提供安全资产的国家能力和在世界安全资产短缺的情况下,在能力许可范围内,弥补这个缺口。对于这一观点我们深表认同。
在上周的宏观经济观察中我们表示,美国去全球化的战略不仅没有提升本国制造业的回归,反而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尤其是远东地区为甚。以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上合经济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是对于美去全球化战略的最好回应。
美主导的去全球化战略的结果导致全球出现了差别巨大的两大阵营,其一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国家阵营,其二是中国主导的发展中国家阵营。
如果说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应该有信心,东方世界正在打破美国所主导的单极霸权体系。
关于我们:
AgRadar Consulting (www.agradar.cn天津诚瑞有道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在伦敦设有办公室的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宏观经济咨询与农产品咨询公司,主要业务领域覆盖咨询报告服务(宏观与产业)、国际大宗粮食采购服务、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咨询等。
中国粮食进口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需求稳定的长期繁荣市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年进口大豆规模超过9000万吨、油脂超1000万吨、玉米2000-3000万吨、小麦、大麦超2000万吨。AgRadar致力于帮助中国粮食上下游产业链掌握全球粮食市场动态、降低采购成本、对冲市场风险。
AgRadar利用全球化的产区资源,致力于将具有性价比的全球粮食资源进口至中国,满足生产商、贸易商的需求。
免责声明:《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坚持独立、审慎原则,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使用者不能依靠本报告取代独立判断。对使用者依据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AgRadar宏观经济观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